凉山州惠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苦荞全产业链开发为主,集种源研究、新品选育和生物制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,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。2008年成立,注册资本金500万元。
在建的中国凉山苦荞博览园项目,总投资12000万元,占地18.88亩,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。集苦荞生产、加工、仓储、冷链、物流于一体,集中国苦荞博物馆、中国苦荞专家工作站、中国苦荞主食化研究和体验中心、医养中心、工厂旅游体验店、民族特色手工制作、非遗文化传习、5G网络直播、商务会议、农产品共享物流仓储中心等业态于一园。
2022年入选“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”。
与国内外数十家科研院校广泛合作。共搜集全世界野生荞麦品种26个(野生荞麦种类21个中,2个亚种和3个变种),精心培育出川荞3号国审品种,川荞4号、川荞5号省审品种。是国内唯一拥有品种权的苦荞生产企业。
探索和发现了不同品种的苦荞营养成分与海拔、环境的关系,科学分析了同类苦荞单株不同部位的营养结构的异同,发现了苦荞不同采摘时间与营养的变化规律。
实现苦荞领域的三大突破:一是率先将苦荞制品从传统的果实开发延伸到花卉、叶芽的开发和利用;二是从单一苦荞到复配多种食材;三是从传统的初级粉碎、蒸、煮、烘、烤发展到破壁、低温发酵和半发酵、低温烘干技术,独创了苦荞花叶低温发酵技术。
推行“公司+基地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模式,建设30000亩苦荞标准化示范基地,承建荞麦科技研究园、荞麦高产基地、种子纯繁基地、国家级科技示范基地、苦荞高低海拔移植基地。推广苦荞种植15万亩,辐射种植60万亩。
承担的“国家小宗粮豆科普示范园”科研建设项目,是凉山州农业企业参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先行典范。
秉承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的理念,生产“安全、绿色、健康”产品。生产环境采用十万级臭氧杀菌,达到药品生产标准。引进五层膨化烘干设备,采用低温烘干法,有效减少苦荞中芦丁流失。运用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苦荞超微粉碎破壁机,苦荞粉末粒度达到300目。
产品质量达到出口欧盟标准。经过日本权威机构检测420项指标全部达标。
研究芦丁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攻效。研究苦荞在保健、美容、医学、生物制药等领域的运用。开发酸碱平衡素苦苦荞含片。开发叶汁浓缩粉,苦荞糕点抹茶系列,护肤产品系列。
公司获得了“汇荞”、“芦丁香”、“荞多饮”、“小荞遇上面”等系列商标。获得多项发明专利、新型实用专利和外观专利。
“汇荞”牌黑苦荞茶荣获2017年四川名牌产品。
“汇荞”牌苦荞茶获得2018年四川优秀旅游食品称号。
2012年,公司获得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示范项目。
公司是首个苦荞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之一;四川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;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单位;中国农业部荞麦科技示范园承建单位;荣获四川省农产品可追溯信任品牌;入选2010 年上海世博会参展;入选第 80 届德国柏林绿色周参展;中国西部博览会畅销产品;世博会推荐产品;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;第七届农博会最受欢迎扶贫产品等荣誉和称号;2021年四川省创业创新奖。
成立成都、北京运营中心,线下线上结合,批发零售兼营,特渠商超互补,拓展招商并进。
与中国石油共同开发“昆仑好客”和“荞多饮”双品牌产品。产品已成功进入高铁系统、交投各高速公路服务区、中国石油、国航VIP贵宾室和各大商超、行政企事业单位。在沃尔玛、成都伊势丹百货、达达超市等设有专区、专柜。
“荞多饮商务杯茶”正逐渐成为各机关、单位、团体、企业“量身订制、展示形像、传播品牌”的新载体,引领高端商务茶饮新风尚。
倡行“发展苦荞产业,助力乡村振兴”。着力实施“个十百千万计划”(建好1个基地,带动1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,帮扶1000个脱贫户,带动苦荞种植10000亩)。
“科技引领”。推广高产优质品种,培训栽培配套技术,亩产从原来的200斤提升到了300斤,每亩增收约200元;农户销售苦荞叶片、花卉、果实多形态产品,一年最多可以收获8批,每亩地收入从800元可以提升到3000元。
推行“公司+专合社+农户”模式,与美姑、越西、昭觉、盐源等贫困县签定产业扶贫协议,对3000多贫困户,实行订单种植,保底收购。
公司年生产加工苦荞原料22000吨以上。在美姑、越西、昭觉、盐源、甘洛等脱贫县设有种植基地和收购网点,通过订单基地采购主要原料金额达2000万元以上,通过原材料收购带动农户4800余户,带动建档立卡户1800户以上。